市場化大踏步發展,供水行業“進慢則退”
發布時間:2023-12-22 瀏覽:6次
文章來源:
中國正進入一個一切行動以人民利益為出發點的新時代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供水行業要如何看待人民對行業的推動力量?供水行業的發展邏輯又是什么?在6月28日的2018(第三屆)供水高峰論壇上,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、供水服務促進聯盟理事長、E20研究院院長傅濤提出了新時代下的供水行業發展邏輯——“水能覆舟更能載舟。”他強調,對于供水行業來講,真正載我們舟的是人民。新時代下,供水改革的大幕進一步拉開,各方面改革都在加速,未來行業需要有更加開放的思想,供水的未來,是將改革進行到底。
市場化大踏步發展,供水行業“進慢則退”
2018年,是改革開放40周年,水業改革20周年。1998年,我國**個水業領域BOT項目獲批、《城市供水價格管理辦法》印發,標志著我國水業市場化改革拉開大幕。供水行業從政府兜里的公共服務轉變為向老百姓核算成本,用市場來支撐發展的行業。2002年底,建設部頒布了《關于推進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改革的意見》,明確了城市水業改革與推薦市場化為主要方向。
環境產業真正發端于供水行業的市政公用事業市場化的改革進程,但相較于其他行業,供水行在市場化進程中偏離中心,甚至正在漸行漸遠。
我們可以看到,污水處理行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,縣級以上的污水處理廠已經有5000多座,目前正在向村鎮市場延伸。而且每年的水業十大影響企業,基本上主業都是做污水處理和水環境治理的。經過多年的改革和發展,垃圾處理領域也逐步走向成熟,垃圾焚燒市場不斷完善,環衛、危廢等新興市場正不斷打開。傅濤指出,相對于這些行業,供水行業進慢則退。
而相較于高鐵、電信、電力、高速、燃氣等行業,供水也是公用事業改革里起步*早的,遺憾的是,我們做得并不夠好,進步不夠大,不匹配這個新時代。多年來,供水行業的變化并不大,發展的速度遠遠落后于其他公共服務。
供水行業很多程度上還是停留在自我的發展,絕大部分農村人口沒有享受106項國標的自來水,因此也受到民眾的質疑。如何更好地突破瓶頸,讓行業真正的走上發展的快車道,也是供水行業一直在思考的問題。傅濤指出,供水行業已經不可逆轉的進入到了市場化,因此將改革進行到底必將是供水行業的發展方向。供水高峰論壇也在不斷組織行業進行探索、思考和展望。